钱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河,又被称之为浙江的母亲河,起自浙西开化县,顺流而下,途经衢州、金华、杭州三地,汇入东海。钱塘江北接京杭运河,南连杭甬运河,作为浙西、浙中地区对外交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在近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有“日有千舟竞发,夜有万户明灯”的繁荣景况,被誉为黄金水道、千年水道之称。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由于陆路交通逐渐发达,上游兴建水电枢纽、河道长久未疏通等原因,整个钱塘江中上游的航运能力逐步萎缩,部分航段甚至出现断航情况。进入新世纪后,内河水运复兴的“西振兴”再次提上建设日程。2002年,浙江启动了复兴钱塘江中上游航运项目的前期工作。2010年9月,浙江首个航电枢纽——红船豆枢纽及船闸工程开工,标志着钱塘江中上游复兴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据了解,自2016年3月红船豆航电枢纽建成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1.95亿千瓦时以上,收入超过9295万余元。安仁铺枢纽运营近一年时间,已发电0.52亿千瓦时左右,产生经济效益2549万余元。双双成为践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与深挖钱塘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典之作。
10月26日,龙游港区500吨级货船顺利靠泊,宣告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道正式具备四级通航条件。即将顺利完工的龙游港区是浙西地区首个内河综合物流及中转枢纽港,年吞吐能力将达660万吨、集装箱5万标箱。船舶可经钱塘江,过杭甬运河,到达绍兴、宁波,也可经京杭大运河北上苏鲁,还可经浙北内河航道网直达杭嘉湖和上海。
在金华境内,作为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塘江中上游衢江航运开发工程(金华段)游埠、姚家枢纽主体工程均已完成。其中,姚家枢纽是金华市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设计年均发电量约为5000万千瓦时,已于12月9日下午,第一台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据姚家枢纽电站电器总工程师吕俊武介绍:“10日上午,这里总共4台机组均进入满负荷发电状态,以每小时12800千瓦的电流向国家电网输送。近期水量比较充足,四台机组满负荷发电,一天24小时共发电约30万千瓦时,一天产生发电效益约15万元。”
一路沿江而下,位于新安江下游的十里埠港,是富春江、兰江、新安江“三江”汇聚之地,是杭黄铁路、金建铁路、杭建衢铁路“三铁”交际之地,也是杭新景高速、临金高速、G320高等级公路“三高”互通之地,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内河港口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0月,杭州建德十里埠综合作业区已正式开港运营,码头建成后极大方便了周边杭州高新产业园、新安化工等企业的货物进出。据悉,早前的大宗物资运输,都是先经水路运抵下游桐庐港,再通过公路中转方式运达建德境内。自十里埠开港以后,水路运输优势直接显现,不仅为企业节省大量公路周转时间,而且每吨货物平均节约运费十多元。目前,围绕整个区域,已吸引了建德当地以及外地多家企业加入,下一步还会向做配套产业延伸。
今天,钱塘江航运复兴已初显成效,沿江航电枢纽、船闸、码头犹如颗颗亮丽珍珠布置在钱塘江上,“千年航道”“通江达海”已近在眼前。据初步测算,开发后的钱塘江中上游航道运输通过能力相当于一条复线铁路或两条4车道高速公路,每年可直接节约运费9亿元以上。这也将深度改变钱塘江沿岸地区的物流运输效率和成本,推动产业聚集,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水上高速公路”实至名归。
图片由金华市港航管理局、衢州市港航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