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珍莹)2018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绩斐然,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昨日下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北外滩港航服务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018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件大事》,总结了过去一年中,上海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成就和重大突破。此次榜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排在首位的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竣工验收”:今年12月25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码头靠泊能力核定为15万吨级。
此外,“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长江口大型邮轮和大型集装箱船舶‘超宽交会’常态化运行”及“上海航空枢纽服务能级提升”也入选十大事件。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即将开工。项目完成后,将满足5000吨级船舶满载乘潮双向通航,兼顾1-2万吨级船舶减载乘潮通航和大型空载船舶下行乘潮通航,大大缓解北槽深水航道通航压力。
论坛还透露,上海市正推动筹建“上海国际海员服务中心”。据统计,每年靠泊上海港的国际国内大型船舶超过3万艘次,到访的国际海员人次超过100万。“上海国际海员服务中心”将为这些海员提供休憩港湾,并促进海内外航运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