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韩飏 通讯员 吕思敏 )今天上午,北京终端管制中心正式运行,是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航前的关键环节。据悉,北京终端管制中心是大兴国际机场空管配套工程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空管指挥工作像接力比赛,是由区域到终端再到塔台三个不同阶段的管制员分段指挥、合力完成的。例如,一个离港的航班首先需要在塔台管制员的指挥下完成地面滑行到起飞的过程,然后在离地之后飞机就由终端管制员接手继续指挥其上升高度,到达指定航路后再移交给区域管制员。反之,进港的航班也是如此接力。由此可见,终端管制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简单来说,终端管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把出港的飞机引导到主干航路,把进港的飞机排好队对准跑道,这大概就是起飞后十几分钟以及落地前十几分钟的过程。
终端管制中心自2017年7月18日开工建设,到2019年6月30日土建工程验收,总建筑面积65975平方米,在全国首屈一指。终端管制中心由终端管制楼、管制训练楼、训练学员宿舍等五个单体建筑组成,管制员的工作和训练场所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时,管制大厅配备了全国最多的56个管制席位,这不仅能够满足现在的运行需要,更能满足未来10年的管制运行需要。
另外,北京终端管制中心有效支撑了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被称为“京津冀”民航运输“最强大脑”。这里将统一协调指挥北京首都、北京大兴、天津滨海两地三场中低空的航班运行,也是全国首个在一个终端区内同时指挥三个千万级机场的终端管制中心。未来,石家庄正定也将由此指挥。据统计,新终端区空域面积将扩大到3.45万平方公里,较原有终端管制区扩大近90%。新终端区将在10月10日正式生效,届时,终端区内所有的飞行程序都将变更,对飞行员和管制员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空中运行环境。到2021年,北京终端管制中心将是全国最繁忙的终端区,预计日均指挥航班2900架次左右。
为保障终端中心过渡工作顺利完成,华北空管局制定了周密的运行过渡方案,方案分为A、B、C三个阶段。A阶段从8月14日至8月21日,每天上午、下午终端管制中心部分管制席位各接管指挥1小时,全面检查各席位的主、备自动化系统、甚高频和内话主备系统、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等其他辅助系统功能正常。在接管期间航管楼终端管制室陪伴运行,监控航班运行情况。B阶段从8月22日7点30分至8月23日7点30分,由终端管制中心进行指挥,航管楼终端管制室同等人数人员进行影子备份,如果出现问题将无缝隙接管,不影响管制运行。C阶段为稳定运行阶段,从8月23日7点30分至8月27日7点30分,由终端管制中心全天实施指挥,航管楼空管设备热备份,留有少量管制员在航管楼作为应急处置协调人员。在运行过渡现场,设备保障、气象等部门将陪伴运行,出现问题现场解决,确保过渡工作与航班运行同步进行。
据悉,投运前,华北空管局进行了两次联合应急演练。模拟自动化系统降级、主备用内化系统故障等场景,检验各单位处置特情的能力。经检验,各单位都能够按照标准完成特情处置,保证运行不受影响。同时,华北空管局还召开了4次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试运行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过渡工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