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约10%,二季度下滑6.8%,上海港最终还是完成4350万标准箱的目标。”浦东新区代表团今天下午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务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在审议中建议:发挥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航运服务。
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形势呈现前低后高,下半年屡创新高特点,全年逆势冲上4350万标准箱新高峰。其中,国际中转完成超5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14%,水水中转比达到51.6%,同比增长约3%,上海港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然而对标新加坡和伦敦,上海虽然在港口硬件设施和生产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在航运服务、航运金融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如说在船舶管理公司的数量上,在海事法律服务上,在航运保险业务上,上海还是有差距的。”顾金山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港航服务的功能,发展行业的金融法律,以及高端的法律服务业,并把这项任务项目化、目标化。
顾金山建议要发挥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制度创新优势,要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综合优势,加快上海航运服务航运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开展对国际船舶管理公司、航运保险、海事法律等机构的招商工作,完善上海航运中心的高端空间。
作者:祝越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